最新专题
关于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检查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6-04-19 07:46  来源:  作者:ysadmin  阅读次数:

学校党委:  

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进一步了解掌握我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查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工作薄弱环节,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基础依据。4月5日至13日,学校组成2个调研检查组,第一组由谷忠德副院长任组长,对日照校区院系部党总支进行调研和检查;第二组由毛莉虹副院长任组长,对济南校区院系部党总支和机关等总支进行调研检查。调研检查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和查阅材料等方式,对各党总支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检查,现将调研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各党总支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高度重视,能够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大部分党总支和党支部能按照每周四下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要求,组织党员学习和活动,学习传达上级和学校党委的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一些党员学习活动,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强化基层党建意识,总支书记承担“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多种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利用网络、微信易信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工作平台和网上服务平台,院系领导深入教学和学生管理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党总支履职尽责,注重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在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评选活动中,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遵纪守规,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守纪律底线,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做到清正廉洁。四是按照党员发展总要求,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坚持党员标准,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五是各党总支在党员组织关系的排查工作中,能够坚持从严从实,准确把握政策和方法,扎实做好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工作,各系部党总支的党员关系排查工作稳步推进。六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的党总支制定学习安排表,要求师生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深刻认识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参加即将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是有的党总支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二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抓党建工作认识上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在平时工作中,客观上由于迎评、教学、竞赛等业务繁忙,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因此,有先完成业务行政工作再安排党务工作的思想,导致在业务工作上花费的精力多,党务工作上花费的精力少,对党建工作存在应付情况,抓的不紧,没有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三是有的支部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学习和活动,支部学习和活动有的被业务行政工作所代替。四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不好,开展学习和活动不经常,普遍存在以党总支安排学习和活动代替支部学习和活动的情况。

 2、党建工作的创新性不够。面对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突破,不能准确把握当前高校师生党员特点,不能做到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由于两地办学的原因,有的教工党支部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很大,所以,有的党支部学习和活动开展不够及时,缺乏实效性,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载体和内容匮乏,对党员缺乏吸引力,党员的学习和活动组织不起来,也达不到学习和活动的效果。

3、组织生活制度抓的不实。有的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对组织生活制度抓的不实,流于形式。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开展集中学习,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党的意识和党员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4、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弱化”。一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的不好。二是没有把抓党建工作与业务行政工作同样考核和评价,往往把行政业务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评价全年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而对抓党建工作难以实施准确的评价考核。三是有的从事党务工作者的党员干部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党务知识匮乏,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办法不多,教育管理缺乏力度。

 5、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淡化。有的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使个别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淡化,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只讲个人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由于两地办学的原因,有的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位,使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

 6、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党总支、党支部委员有变化,没有及时做出调整;有的院系部党总支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重视不够,培养教育工作不到位,相关存档材料不齐全;有的院系部专职辅导员不是党员身份,不利于发挥政治辅导员的作用等;有的党总支党建工作归档材料不齐全,没有形成归档材料。

 

三、意见建议

1、强化主体责任,抓好制度建设。学校要组织各党总支进一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高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引导各党总支进一步明确院系单位党组织、大学生党支部、教职工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深入剖析党建工作现状,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理论学习、组织生活、纪律规矩等各项制度,完善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院系部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抓好支部建设和党员的学习活动。学校党委要加强对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

2、适应新形势,创新服务载体。围绕师生多样化需求,结合我校济南、日照两地办学实际,运用多种形式为党建工作搭建平台,一是分别在济南校区和日照校区设立“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便于开展党员学习和活动,为党员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二是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教职工党员佩戴党徽上班上课,学生党员佩戴党徽上课。使每名党员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党员就要按合格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工作上树标杆、作表率,起先锋模范作用。设定标准,在教学、科研、机关行政岗位和学生党员中开设不同类型的“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和示范作用。

 3、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即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进行,因此,要加强支部建设,发挥支部的作用。一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党支部要拿出具体方案和学习安排,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教育,教育和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达到学习教育的目的。二是党支部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补齐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严格党员发展条件、程序,将临时工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纳入党员日常管理范围。三是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和带领广大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看齐意识,努力做信念坚定、遵规守纪、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合格党员。四是进一步明确各党总支对师生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守土有责的主体责任,动态分析党员的思想政治现状,及时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力争让每名党员不掉队,都成为一面旗帜。

4、加强和改进学校党校工作。要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干部教育中的培训功能,组织各种培训班,对党员干部、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党员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纪修养、作风修养,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要特别注意党务干部的培养。将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委员、党务秘书、辅导员组成的这只党务干部队伍配备好,教育培训好、管理好,打造一支党的基层铁军。特别要加强对年轻党务干部的教育培养。

 5、加大党建活动经费保障力度。一是从学校经费中列支党建专项经费,使党建工作有资金保障,有利于组织学习、教育培训和开展党建的系列活动。二是各党总支要在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同时,把留存到各总支的党费使用好、管理好,要制定年度学习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扩大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6、调整和补充总支委员、支部书记和委员。结合前期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摸底情况,一是对各总支和支部因人员调整出现总支委员、支部书记和委员缺位的情况,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改选和补充。二是对不称职和不适宜担任支部书记的进行排查,对不称职和不适宜继续担任支部书记的,该改选的改选,把支部班子配齐、配强。山东体育学院

 7、强化党务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用中心工作的成效衡量和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效果。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同业务工作一起考校一起评价。根据新形势、新文化、新任务,创新人才培养与党建工作的结合方式,将党建思想融入到业务工作中去,倡导将党性教育与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支部活动与素质能力提升相结合、支部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防止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两张皮”。

                                                            党委组织部

                                                          2016年4月19日

版权所有 8868体育APP - 8868体育官网网页版 联系电话:0531-89655133 地址:济南市世纪大道10600号 邮编:250102 Email:info@sdpei.edu.cn zdb@sdpei.edu.cn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